2020年1月19日星期日

淡定可以養眼,基情引致跳槽


   之前兩篇博文《南詞北用》、《靚女打的曬走光》,談過粵語流行内陸地區的趣事,就是:一些香港和廣東地區常用的詞語,近年被内陸,主要是講普通話的民衆採用,成爲傳媒特別是娛樂新聞中成爲常用詞,而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詞的來源。 

   最近,經常看見文字用‘淡定’來形容某人的心態或行爲。其實,粵語中,‘淡定’並沒有‘淡薄’的意思,主要是指某人非常‘鎮靜、處事不驚’,又或是‘不慌不忙’,同時也有‘一點也不着急’的意思。

   很奇怪,‘養眼’一詞頻頻見於娛樂新聞,指某女性或女星漂亮或性感,成了‘視覺享受’。‘養眼’,粵語中原意是‘耀眼、炫目、吸引人注意’的意思,這倒是跟上面講的‘視覺享受’有極相同之處。

   自從一些名人兄弟傳出‘緋聞’之後,‘基情’一詞更是頻頻見報。‘基’一字,是徹底的粵語,首先由香港人說起,因爲‘基’與‘Gay’同音(中國大陸當年還完全不知道什麽是Gay);反而現在,國語人引用,普通話‘基’的發音Ji與粵語就完全不同,不過,既然都毫不考慮的引用了,取了‘激情’的諧音,所以,網絡報章雜誌便屢見‘基情四射、基民、基心’這些所謂新詞了。 

   然而跳槽的來歷卻很有意思。現在大家都說跳槽了,意思是轉換工作,由一家公司轉工作到另外一家公司,目的是越變越好,越跳越高。同樣,此詞首先是在香港流行,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傳入廣東,再到現在流行于中國内陸。其實,‘跳槽’,原來是用來形容明清時候的妓女的,槽,是牛馬的‘飯碗’,裏面有草,也就是生計,當時的妓女,如果找到更有錢的客人/主顧,便易主,投靠‘有更多更好青草的槽’,‘跳槽’一詞便由此而來。 

   近年祖國推行普通話,因而一些地方,比如廣州,就有了‘保護廣州話’的民間運動。其實,地方語言也是一種文化,如上海話,就十分的有特色。曾經被邀請參加一個‘廣東文化會’的會議,參與的人非得是廣東人,但是因爲要‘推廣普通話’,所以有關人士一概用普通話發言,受不了,感覺超級怪異,以後一律謝絕他們的邀請。

   有的國家或地區,還用兩種不同的語言作為官方語言,如英國(威爾士省就用威爾士語和英語),馬耳他(馬耳他語和英語),就連香港也可以是粵語和英語,中國大陸爲什麽不能推行或者保留地方語言這些寶貴文化呢?難道就因爲地方語言不同,就互相排斥,凸顯中國人的‘地區主義’和‘地方歧視’?對語言的態度,也展示一個國家和它的國民的包容度。

   作爲生於南方的人,我覺得是幸運的,因爲會說粵語、國語,加上英語流利,在工作機會和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,語言,倒成了個人的優勢之一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