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29日星期三

輕鬆應對歲末應酬


   


         走進十一月,年末一連串的應酬活動將接踵而來,聖誕前後的酒會和派對、元旦新年的酒會或公司團體聚會、農曆新年的團拜和宴會,加上朋友圈的活動,年末仿佛是專屬參加活動的季節。對於一些喜歡參與的活動,或者有目標客戶和商機的的, 你可能會樂在其中,然而對於一些出於工作需要的聚會,可能會稍為傷神了, 畢竟,應酬是個人極不樂意參與的活動。這裡分享一些小要訣,讓你輕鬆應對,將應酬這一難事變得輕鬆得體不失禮。

         選擇適當的入場時間很重要。在英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,就是不要做第一個到達的人或最後一個離開的人。提早到達,你將會遇到主人或主辦方工作人員,這樣你就不得不與他們聊天,也得和提早或準時到達的客人聊天,最好的出席時間,比如酒會設定在7時開始,你可以選在715出現;如果你出席的是工作需要,代表公司在客戶的酒會上露個臉以示支持,那麼最好在7:30-7:45之間出現,這個時候會場已經擠滿了人,大家都在三三兩兩聊天,當你到達之後,取一杯飲料,首先要找到主辦方的邀請人、貴賓,跟他們打個招呼,感謝他們的邀請并客套的讚賞他們的業務一番,然後看看是否有熟人聊上幾句,停留大約15-20分鐘之後,便可以抽身而退。但是這樣做有兩點要切記的,一是不要對任何人解釋提早離開的理由,因為沒有人相信,第二,要輕裝上陣,不要在衣帽間存放大衣皮包之類的,因為當你在衣帽間取回物件的時候,可能會碰上一些早退的人或者你的上司,尷尬之餘還要解釋一番。

         有時候你不得不在一些場合停留頗長的時間,而又沒有熟人可以聊天,可以環顧一下,尋找那些年紀較長的男士或女士,通常,他們都不是很觸目或受歡迎的人物,皆因受歡迎的都是高層或年輕貌美善於交際的,所以他們很樂意與你交談,甚至會感激你讓他們沒有被冷落的感覺。酒會上通常會有酒精飲品,如香檳或葡萄酒,總有一些人是喜歡喝酒並且喝得有點,他們都是話多的人,當你手持酒杯向他們走去,他們都樂意與你聊天,因為在喝高了的人的眼中,你也是喝高了的人,就讓他們滔滔不絕吧,你只需要點頭微笑,說是的、真的嗎就可以了,當有機會或有熟人來到的時候,再用其他藉口抽身而退。

         赴會之前,最好先看看當天幾份主要報紙的頭條新聞,這樣更容易與陌生人交談,另外如果赴會的目的是會見新客戶并為公司開拓擴大人脈關係,記得要準備兩個介紹公司和產品服務的話題,精簡概括,約2-3分鐘就可以,當客戶有興趣的時候,再詳細介紹推廣,有備而來,在別人的眼中你是有準備和自信的;不過,對一些轟動性的娛樂新聞,你略知一二就好,切忌深入討論,以免給客戶一個八卦的、不專業的印象。

        對於一些嘮嘮叨叨的客人,你不想再跟他們對話,或者見到目標客戶,又如何婉轉得體的抽身呢?可以趁著他停頓換氣的時候,說:謝謝你的話題、貴公司的業務真的很特別……之類的話語,然後再說: 抱歉, 我的老闆/上司/主辦方負責人來了,我得過去打個招呼,很高興認識你,謝謝......如果你不是單刀赴會,有同事陪伴一同前往,那麼就是最好不過了,因為大家可以互相幫助和解圍。當你看到你的同事求救的眼神,變可以走過去說:抱歉,我的老闆來了,他讓李小姐過去一下;又或者:抱歉,有一個新的客戶我想讓李小姐認識一下,謝謝。

         以上這些小技巧,其實都是一種社交智慧,不但讓你輕鬆應付各種場合,把應酬變為易事,同時也留給他人得體合宜的印象。

酒會的社交應酬技巧
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   年末歲初,大家都會有 很多的活動或宴會,有私人社交性質的,還有公司活動或客戶的雞尾酒聚會,有時頻繁出席屬於應酬類的社交活動,真的會讓人頭痛。然而,如何輕松愉快的參與這些聚會,在結識新朋友的同時,讓其他人對你留下美好的印像呢?

       首先,除了工作原因一定要出席的聚會之外,面對一堆的邀請,便要挑選最適合或喜歡的 quality over quantity。有人喜歡同一時間跑幾場,每個地方停留少許的時間,無意或刻意營造‘很受歡迎’的形像,其實是不太恰當的。原則上每個聚會至少要出現45分鐘到一個小時才比較合適,如果你因為有其他的約會已經確認非去不可,最好之前告知主人你會因為有特別的承諾需要提早離開或晚到。

     一些商業聚會或客戶的酒會,有時是真的挺悶的。這個時候,你就要有明確的目標,比如你是想結識某個重要客戶、推銷某樣服務或新產品、或者是認識男女朋友,這樣你的參與就有明確的目的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選擇適當的服裝,如果你出門前對衣服不確定是否合適,通常一般就是不合適,想像一下,你整晚都穿著不自然的衣服,你自己的表現也肯定不自然。如果你對著裝要求不清楚,最好穿得正式一些,第一這是對主人的尊重,第二你可以從正式變為休閑,但是不可能從休閑變成正式。

      如果聚會設有小吃或糕點,記著,你不是去那裡吃飯填飽肚子的,目的是社交,所以,最好在赴會之前吃點東西打底,因為你不想花大部分的時間在吃,而且給其他人一個‘很餓’的感覺。准時到達很重要,特別是去一個多數人是陌生人的聚會,如果你遲到,其他人都已經三三兩兩的在聊天,你會更加難以融入。到達的時候,首先要跟主人打個招呼,如果他/她在跟別人談話,你便需要用手勢或眼神跟他們示意,或者稍後在跟他們致意。

        如果是輕松的雞尾酒會,那麼就適合用左手拿飲料,因為右手要跟其他人握手社交,否則你就會用濕冷的右手跟其他人握手,同時要注意避免一些較容易‘出現尷尬情況’的小食,比如橄欖、醬汁多的食物。如果酒會提供酒精飲料,你就要注意,要知道自己的極限,很多人因為醉酒失態而丟了工作。

        對於一些公司的聚會或活動,有的人的態度是可免則免,其實,最好是‘出現’,另外這也是獲得注意和晉升的好時機,你可能會遇見上司的上司或者大老板。這樣就需要准備幾個小話題,如何介紹你自己,提出你對公司經營或銷售方面的意見和看法,不過切忌長篇大論,‘占用’老板太多的時間,一般以10-15分鐘位合適。

        最後還是致謝的問題。很多人認為‘當晚或當時已經謝過主人了’,其實還是需要書面致謝的。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,用電子郵件或手機信息致謝,都是可以接受的致謝方式。 如果是公司的聚會,別忘了感謝組織安排的同事。

自助餐禮儀


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 在很多人的理解中,自助餐的概念就是: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,我想怎樣吃就怎樣吃!因為 all-you-can-eat 嘛。而對於一些高雅上等人士,對自助餐則避之則吉,恐怕因此降低自己的身份品味。

        其實自助餐是很適合家庭和朋友聚的,各人可以自由選擇喜愛的食物,沒有拘束的感覺。Buffet 一詞是由法文演變而來,發音是Buh-Fay 很可惜的是,在自助餐中常常會見到一些不雅行爲,令人倒胃口。有人說,如果你要見識一個人的真性情甚至真面目,一是與他/她去旅行,二就是帶他/她去吃自助餐。那麼自助餐有什麼規矩可循呢?

         首先不要貪心,按照自己的胃口和喜好選取適量的食物,暴飲暴食影響健康,而浪費食物又是沒有教養的行為,何必呢? 有些人專門選取大量價格較昂貴的食物,食物端出來之後便一掃而空,自以為占了便宜,然而這卻是貪婪自私的表現,完全沒有顧及其他食客。

          有些人習慣一次過把所有喜愛的食物放在一個盤子裡,切忌。前菜、主食、甜品都混在一起,堆得滿滿的,在別人的眼中(特別在西人的眼中)是滑稽的。自助餐通常都分前菜、主菜和甜點,可以分次,吃完一道菜再享用下一道,畢竟自助餐並不是時間競賽。

         另外,講到自助餐的規矩,原則上是左手拿著盤子和紙餐巾,右手取食物。如果是左撇子怎麼辦?如果餐廳比較繁忙,前後都是顧客排著隊,那麼你就盡量用右手取食物,避免與前後的顧客發生手的碰撞;另外你需要留意哪裡是排隊的始末,切忌插隊或逆流而上,招來別人責備的目光。

         排隊期間,需注意與前後的顧客保持適當的私人空間,這是對人的尊重也是講究衛生的好習慣。如果你是參與一些聯歡聚餐、社交聚會,就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與前後的人交談,認識新朋友。

        之前提過,自助餐可以暴露一個人的真性情,所以,如果你不是參加家庭聚餐,而是參加公司的社交活動,就得格外的注意。因為,你的未來雇主可能排在你的背後,你心儀的對像也在觀察你,而那位你給她留下‘美好印像’的女士,可能就是下周面試時候的人事部經理。注意,如果你是參加社交聚會,切記食物不是主要目的,與其他人交往溝通才是主要。在參加這些聚會之前可以先吃一些小食,這樣在類似的公務社交場合就可以自然淡定不失體面。

        
   有時候一些自助餐並沒有主食,而是以小點canapé為主,這些場合通常是比較正式的雞尾酒會或餐前酒會,就更加考功夫。首先還是要用左手拿紙巾和盤子,右手空出來取食物,通常這些小點需要一口吃完,之後立刻用左手的紙巾擦手,因為這些場合右手是要用來社交握手的。如果有冷飲,跟正式的餐桌禮儀不同,是要用左手拿著,因為你不可以用濕冷的右手來與人握手。雞尾酒會中的橄欖最好盡量避免不吃,吃完之後,需要轉身,用紙巾捂口把欖核吐出來,如果需要在一眾‘專業人士’面前把橄欖吃得優雅自然,得有一定的練習,所以建議還是可免則免。

         有人說:自助餐,就不需要付小費了吧?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。其實不然,如果有服務生為你清理杯盤和送上咖啡茶水,雖然不需要如常付10-12.50% 的小費,用餐之後放一鎊在桌上,則是適宜的有禮貌的表現。

       懂得這些禮儀,以後跟家人朋友相聚自助餐,甚至是參加公司活動或交際應酬,都可以應付自如了,不但吃得寫意,也吃得‘優雅有品味’

成功的宴會 - 做東和作客


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   生活中我們都常常宴客做東,或被邀請參加一些宴會。今天我們談論的,不是幾個老友記平時隨意的歡樂聚餐,而是比較正式的私人宴會。

        成功的宴會離不開殷勤好客的主人和得體大方的客人。成功的主人,不但準備美味可口的飲食,同時也會營造愉快輕鬆的氣氛,或者提供別具心意的娛樂,讓賓客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並且感覺舒服自然  而得體的客人,會讓主人愉悅放鬆,有一種‘被重視被欣賞’的感
        如果你是主人,從發出邀請的時候開始,就要注意以下事項了。

        發出邀請的時候,需要註明宴會的正式程度和衣著要求,如果是特別的事件,比如訂婚或周年紀念、生辰、特別事件、甚至是聖誕新年慶祝,都要説明主題,同時需要提前二至三周通知;通常在英國,如果邀請客人參加一些重要的活動或典禮,就需要提早三個月甚至半年通知, 這樣被邀請人就會預留時間。在發出邀請的時候,需要詢問客人飲食是否有過敏和禁忌,以準備適當的菜單,如果在餐廳宴客,則需要提供詳細的地址、交通、停車資料。

        作爲主人,要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準備。如果在餐廳宴客就需要提早最少半小時到達,確保餐廳的菜單、包房的擺設都符合預定時的要求,另外也準備迎接一些早到的客人。如果宴會是在家裏舉行,那就需要一個好的時間安排和計劃,因爲你不想賓客到達的時候,你還在廚房忙碌著、頭髮淩亂而且沒有換好衣服吧?

         在家宴的時候,無論中式西式,餐桌的擺設也很重要,可以用鮮花、藝術品甚至一些引發共同話題和回憶的物件做裝飾,但需要注意的是,鮮花和蠟燭的味道不能太過香濃,否則就掩蓋了食物的香味了。賓客到達的時候,最好有十五到三十分鐘的時間享受一些餐前飲料和小點。如果賓客送了一些餐酒、香檳之類的,並不適合當時的食物或氣氛,可以婉轉的說:這支酒很特別很有意思,我要留待某個日期或事件來慢慢品嘗。


         座位安排和話題選擇非常重要。客人中有喜歡說話的也有沉默害羞的,有不認識的朋友或夫婦情侶。男女主人要分開坐在桌子的兩端,最重要的女客人安排坐在男主人的旁邊,同樣最重要的男客人安排坐在女主人的旁邊。一些話題是需要避免的,比如宗教、政見、男女關係等,當然,不同的客人和場合有不同的話題和禁忌。作爲主人,在進餐的時候需要適當控制自己的用餐速度,要觀察其他客人,不宜太快或太慢。

        作爲客人,應在收到邀請的48小時之内回復是否可以應約,這是禮貌的,如果暫時不能確定,也需要在48小時之内答復,然後讓邀請人知道大致可以確認的日期。赴宴的時候,別以爲早到是好事,除非主人邀請你提早來,否則最好是準時或遲到5-15分鐘,因爲主人可能還沒準備好; 如果因爲各種原因需要晚到的,要通知主人。 如果對著裝要求、程序等不明白的,最好電話 詢問,以免到時候尷尬;還有,小孩是否在邀請之列,也需要問清楚,如果你的小孩還小,那麽就要準備一些玩具圖書之類的,讓他們可以自己玩耍,否則主人就成了保姆。

        在英國或歐洲參加私人宴會,不適合送貴重的禮物,葡萄酒、汽酒、花和朱古力都是合適且‘安全’的選擇,主人特別喜歡的某种食物、生活用品、書籍,也是很有心思的禮物。而作爲主人,無論對禮物喜歡與否,都要表現得‘驚喜、感激’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對某些食物過敏,就需要提前通知主人,但是切忌列出一大堆 ‘不喜歡’的食物清單。進餐的時候,客人也要留意主人的‘信號’,無論是身體語言或是話語,當主人吃完的時候,客人也差不多需要停止了,不能讓其他人等。有時候會有一些祝酒,請記著,這是主人、貴賓的事情,等他們都祝酒完畢,才輪到你,可以說一些感謝、祝福身體健康之類的話。正式的餐會,主人都會安排夫婦分開坐,作爲客人的,進餐時候不能只和認識的人交談,可以選擇同時與左右兩邊的人交談,或在享用某一道菜的時間内與一人交談,然後再下一道菜來到的時候與另外一人交談,話題同樣需要選擇輕鬆‘安全’的,比如度假、藝術、音樂之類。

        最讓主人頭痛的客人是‘不知道在適合時間告別’的客人。一般在宴會結束一小時内是適當的時間。傳統上,需要親筆寫感謝信,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選擇用電子郵件甚至手機信息。請記得儘快給主人送上感謝的言語,不適合超過48小時,英文有句話就是Swift is sweet. 寫感謝信的時候,主要的就是感謝主人的邀請和招待,然後再讚美一下食物或安排,比如做得特別好的或者你特別喜歡的一道菜。但假如當晚食物不怎麽樣、安排也強差人意,禮貌上還是要讚美 不只是感謝主人的邀請,比如讚美主人的禮服真美、餐具很精致、那些舊照片喚起中學時期的回憶、小狗很可愛……如果實在想不出有什麽好的,除了感謝,就說‘希望下一次還會收到您的邀請’!
       


小孩子的教養問題 - 女孩



        當親戚朋友稱讚女孩‘真有家教’的時候,父母肯定會無比自豪,覺得面上有光。其實,他們是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,孩子有良好的教養,父母是功不可沒,一個擁有優雅儀表大方得體的女孩,是會為父母帶來榮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 上一期的‘男孩’文章,就提過父母平常的行爲舉止對兒女的影響極大。這次講到‘淑女’這個話題,同樣也是與家境貧富無關。社會上流行‘窮養富養’觀點,其實都不全面或不完全恰當。  淑女,並不是每天都打扮得明艷亮麗有如赴宴,同樣,也是從‘態度’開始,以‘尊重他人’作爲 起點,所以,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,就要開始培養她們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女孩是愛美是天性,讓她們整潔得體就是父母的責任。我們不贊成小孩子化妝,父母對女兒的審美觀有最大的責任,現在網絡雜誌影視的信息量鋪天蓋地,父母需要引導他們, 濃妝、暴露服飾都不適合。

         談吐,對一個女孩的形象極爲重要,自信禮貌的談吐比天生美貌更能長久的吸引人。父母從小就得培養女孩説話清晰,發音準確並且注重語調的溫柔婉雅,一些經典的電影比如《窈窕淑女My Fair Lady》都可以陪他們一起看,讓他們知道儀容談吐對一個人的際遇和命運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 除了外在的條件,内在的修養更是主要的部分,有所謂‘相由心生’。培養女孩子的愛心,就要從小開始教育她們要關心他人,可以由分配一些責任開始,比如照顧年少的弟妹或其他小朋友、協助有健康問題的長者等。 很多人不喜歡參與祖父母的活動或其他親戚的聚會,這個時候,就要鼓勵她們去參與並且幫忙。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讓她們去參與社區的慈善活動、義務工作,這樣也可以同時培養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,做守約有誠信的人。

         部分中國父母對孩子青少年時期的‘戀愛’特別緊張,視爲洪水猛獸,有的不知道如何引導, 其實不必緊張。英文中Dating 的意思只是約會,不一定是談戀愛,而那些十多嵗的孩子,正是從這些與異性交往的經驗中,學習男女相處之道,實踐所學的紳士淑女規矩,為將來成功的戀愛作準備。父母可以引導他們,分清界限道出利弊,這樣更能讓反叛期的孩子信任父母,增進感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      孩子的教養問題,其實也是父母的責任問題,當父母懂得培養引導的時候,其實是也不自覺地為他們的孩子的將來鋪路,讓更多的機會之門為他們打開。


小孩子的教養問題 - 男孩


        小孩子的教養問題,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問題。廣東話中,如果形容一個小孩沒有好的禮貌或得體舉止,人們就會說他/她是‘無家教’。中文的‘教養’一詞,比英文Manners 更佳,因爲教和養,都需要時間,父母的責任是最大的。

       有父母認爲,把孩子送去上學,或者有時讓小孩去上一些禮儀課,就已經可以教育好孩子,這是老師的責任,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,父母才孩子是最好的禮儀教師。因爲孩子從小就會模仿,如果父母的行爲舉止得體優雅,待人和氣友善,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受影響。

        如今流行紳士淑女的課程,有些父母也熱衷花高價讓孩子去上這樣的課程,其實,生活當中,父母如何待人接物,小孩子是會觀察的。以下的一些生活方面的教養要點,父母可以留意並且自覺地督促培養孩子;或者,一些父母也會忽略了,連自己也沒有做好,因爲這些都是很基本的,以‘尊重人為先’作出發點。

        對男孩,父母從小就要培養他的責任心,讓他學習做一個‘保護者’的角色,並不是一味的寵愛他。比如,在他6嵗之後,就要慢慢培養他學習在家裏幫助媽媽做一些小事情, 最簡單的也是男孩比較喜歡的,就是在吃飯的時候為媽媽、姐姐、妹妹拉椅子,‘服侍’她們坐下,讓他們養成一種習慣。再大一些的時候,就要讓他幫助拿一些重物,比如在去超市購物、整理家居的時候。除此之外,從小也要培養他‘女士優先Lady First’的觀念,所以一個有風度的男孩,會自覺的為媽媽姐姐妹妹開門、開車門、讓她們先出電梯等等,或者幫助她們穿/脫大衣外套,這樣等他長大之後進入社會,自然就是一個受女性朋友和同事歡迎的紳士。

         整潔的外表非常重要,父母要從小培養他講衛生,注重儀表,學習在不同的場合穿著適當的服裝,這個時候,父親或者兄長的角色就很重要,如果他們都是邋遢的大大咧咧的,對小男孩的影響也將會是負面的。何謂得體外表? 頭髮整潔、鞋子乾淨, 身體沒有異味,口袋也不塞滿東西。男孩子喜歡戴帽,但是父母需教導他們什麽時候該脫帽,比如,在用餐的時候、進入内室的時候、與比他高的長輩説話的時候等等。

        父母需要鼓勵男孩主動與人交往。 在有朋友探訪的時候,要讓孩子主動跟他們打招呼甚至主動握手問候、歡迎他們,父母忙碌的時候,學習與客人聊天。 在公共場合,鼓勵他們去幫助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或者殘疾人士。

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

待人處世的準則




        
   人不是孤島,天生是需要與人交往的。阿理士多德說:人類天生是社交的動物。我們日常生活中,感情關係,包括夫妻、情人,需要交往;我們下班之後需要與朋友交往;工作中需要與同事和客戶交往;還有日常生活中需要與家人交往,這都需要我們運用與人相處的技巧,不可避免面對各人不同的性格和處世方式。       
        
         與人相處是一種藝術,是我們一生中應該學習和不斷改善的。能與眾人和睦相處、以愛心說誠實話、互相讓對方開心愉悅,其實是很美妙的事情。我們首先問一下我們自己以下的問題:

          你身邊有無真正朋友給你真誠的意見?
          你的言行舉止有否讓別人覺得舒服?
          你覺得有必要和責任做一個善解人意的人嗎?
          別人從你身上是否看到、感受到你的恩慈良善?還是看到自私刻薄?

          一個受歡迎的人,不一定是有財富和權勢的,你可以自問:你是否一個為身邊周圍人帶來祝福的人?是否一個願意付出和時常施恩的人?你可以回想一下,上一次你對別人好、向人施恩的時候是什麼時候?這跟是否有錢沒有關係,你有無主動向別人伸出援手?或者主動關心周圍人的需要或關愛他們?如果你要很努力的想而想不到的話,那麼你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中國有很多處世的‘哲理’,其中很多都是負面的,還有所謂的‘厚黑學’,一些所謂的智慧之語,都是教導人自私,比如‘人不為己天誅地滅’、‘各家自掃門前雪’、‘識時務者為俊傑’、‘趨炎附勢、明哲保身’等等。我們當然不要追隨這些。

         尊重他人、先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,這就是處世待人的重要標準。每個人,天生都是自我中心的,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益處,而一個有教養的人,往往會先考慮別人的感受、別人的利益,也就是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問題。但是我們有多少人能做到呢?我的工作其中的一部分是教導禮儀,當講到教養的時候,好教養的定義就是:常把別人的利益放在前面,讓周圍的人覺得舒服。說是容易的,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的時候, 對每個人都是挑戰。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意志,要彼此容納諒解並不是容易的,人的本質總是自以為義,因為下意識的就從自己的觀點和利益出發了,在自己的眼中別人都是錯的不適當的。

        假如世人都能努力和睦相處、謙讓,紛爭戰爭也就不會出現,如果夫妻間相敬如賓,也不會有感情的破裂。幾千年來,不斷的有學者、科學家或是博學的人,都在研究和教授做人的道理,他們的結論很多時候都是大同小異。其實耶穌在兩千年前,就把我們應該如何處世待人的至高藝術總結了。在馬太福音7 12 ,耶穌說:所以,無論何事,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,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 面對這個世界的怨恨、衝突,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平,從自己做起。今天,你可否審視一下個人的處世方式,你是否以尊重他人的為準則呢?你有否決意要做一個讓人感覺舒服的人,也就是要做善解人意的人呢?懂得處理人際關係,而成為人緣好的人,這不是圓滑處世,而是一種智慧。

個人形象的藝術


   

        
   在這個講究包裝的年代,無論是個人的事業或是公司的營運,形象的確很重要,然而形象就是包裝嗎?

        有人或許會問:印象和形象有什麼不同?根據牛津字典的解釋,印象是一個想法、感覺,或是對一個人或事物的意見,印象的形成通常不用深思熟慮,只是凴一些表面小細節形成。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,就是人們根據一個人的外表和身體語言,在極速之間做出判斷。 而印象,牛津字典的解釋是一個人或事物外表的藝術展現。可見, 形象是可以惜心營造的。

        形象的範疇比較廣,包括一個人的衣著、妝容、語音語調、說話用詞、面部表情 、目光交流、姿勢姿態、社交行爲 (禮儀)等等。 比如堅定有力的握手、真誠的目光接觸,可以給人可以信任的感覺;一個人如果穿著得體,會被認為是專業的、有智慧的甚至是富有的。 企業也有形象,員工如何處理與顧客的關係、高级管理人員如何做公關活動和宣傳,甚至公司員工的衣著或制服,都是企業形象的一部分, 一個擁有良好形象的企業,不但可以留住顧客,也有助公司業務的發展擴張。市面上有些職業,比如時裝顧問、形象設計師或造型師、衣櫥藝術顧問,還有一些真人變身秀,都是和形象有關的行業。

       在网络年代,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:宅男、暖男、熟男到近年的油腻男,那些习惯不修边幅的男士是否感到有压力呢?然而一个新的英文名词 metrosexual ( metropolitan sexual) 是描绘了一个新生代:住在都市的男性,注重仪容打扮,喜欢时尚衣着。 近年男士在美容护肤和化妆品的消费是极速的上升,男士也开始注重仪容,其实这是件极佳的事情,对女士尤其是福音。

        当今,已经很难凴外表断定一个人的年纪。生活条件优越,更多的人注重仪表,特别是保养。曾经听过这样的説法:年轻时美丽是理所当然的,但中老年之後,就是自己的责任了。人步入中老年之後,便难以抗拒岁月的风霜,但是还是可以延缓衰老进度,中老年,不一定要变得邋遢不堪,也可以风度翩翩或风韵犹存,用英文的描述,就是age gracefully 优雅的老去。君不见一众名人明星,有的是步入中老年之後,仍然气质风度更胜少年时。所以,一个人,永远都要对自己的外表和仪容负责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开始文中提到,形象的范畴很广,不只是衣着,因此,要保持要保持年轻、健康、优雅,是个艰巨的工作,一点不能松懈,比如:合理和控制饮食、适量运动、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、不断的学习进修与时俱进,都是日常的指定工作。如果你问:累吗?答案是:你每天刷牙累吗?事实上当你习惯后,不这样做,反而不惯了。可见,真是生活态度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 有些人选择去整容,也有不少人整容失败留下终身遗憾。个人很反对,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的。整容,是个捷径,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后遗症是可怕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所以,今年你的新年愿望或决心,是否要改善或提升个人形象呢?那么就要开始培养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,注重仪表。如果你已经踏入中老年,就努力保养,优雅的老去!

使用手機的禮儀



當手機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時候,那時誰會想到,現代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。隨著更多更新的溝通媒體出現,使用媒體的適當方式和禮貌,也就增加到禮儀的範疇當中了。

相信你都有過這樣的經歷:公共交通中有人大聲講電話或激烈爭吵、周圍人投以厭惡的眼光、帶著耳機聼音樂的人讓旁邊的人不勝其煩、低頭看手機的行人撞到你了…… 如果說生活中離不開手機,那麽,可否說我們都被手機捆綁著呢?如果你能妥善使用手機,那麽你就是它的主人,它是你的輔助溝通工具,但如果你因爲它失去了自主自由,那麽你就成了它的奴隸。

生活中的手機禮儀,其實是來自生活的各方面。朋友們吃飯的時候,都習慣把手機放在餐桌上,隨時的拍照和溝通信息,但是沾滿細菌甚至病菌的手機放到用餐臺布上,你有否想過衛生的問題呢?如果不是很緊急的事情,你能否專心的把這個相處的時間完全的專注在你的朋友身上呢?家長是最佳的禮儀導師,小孩子的教養從家長的言行傳教而來,但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,家庭聚餐的時候,手機是應該遠離桌面,這樣,小孩會從家長身上學習到與人談話社交的技巧,而不是成爲‘沒有手機愛拍就不能好好吃飯’的孩子。有時去到朋友的家做客或晚宴,有些人習慣一進門就詢問無綫網絡的密碼,難道就不能等一下,等大家都客套完了再問嗎?

在公共交通上應盡量避免講電話,或者降低聲量告知對方你在公共交通上,稍候再打過去。試想一下,你旁邊的人在談論他的家事、疾病、感情、煩惱,然而你就被逼要聼,是多麽討厭的事情。我們縂有理由要在公共場合打電話,但是需要反過來想一下:我是否會對其他人造成不變和干擾?很多時候在公共交通,我們聽到很多非英語的人在用外語大聲地講電話,你有否回想一下你當時的感受?在公共場合的時候你有否把鈴聲的聲量降低或調至震動、你所選的鈴聲是否很怪異讓其他人聼起來不舒服?這都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簡單細節:就是把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,盡量不干擾旁邊的人。同樣,當你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發信息,不但撞上他人的機會很高,同時也是不安全的行爲,最好是走到一個角落或街邊,先把電話講了或事情處理了,再繼續上路。

在職場,很多公司都有規定上班時間不能接聼和使用個人手機,與客戶聯絡時使用公司手機。當去重要的約會、面試、商談的時候,手機就一定得放在手袋裏,遠離桌面,專注在客人身上。如果你的手機在桌面上震動、有信息進入,都是一種干擾,如果你不時不自覺的輕輕看一眼查看是誰,你給客戶的信息就是:手機比客戶更重要。在正式的會談場合,手機響了更是大忌,這些情況有時也會發生在正式的宴會、商務餐飲上,如果你的確因爲業務(或者你是醫生、家人可能有緊急情況)需要接聼手機,請先跟主人或旁邊的人提個醒,然後在手機響的時候說‘對不起’,外出接聼。如果沒有什麽緊急情況而是你忘記関機了,處理的方法是說:抱歉,我以爲我関機了。從手袋裏拿出手機,也不要查看是誰打來的,直接関機放囘手袋,這樣還可以為你的無禮挽回一點面子。